12月26日下午,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分組審議了市重點局局長王勇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關于六安市本級2016年政府投資項目計劃執行情況和2017年政府投資項目計劃(草案)的報告》。現將審議情況綜合匯報如下:
組成人員認為,市本級2016年政府投資項目抓得緊,推進快,計劃完成情況較好;2017年政府投資項目計劃(草案),編制工作思路清晰、投資規模積極適度、資金投向較為合理、項目安排基本可行。組成人員對2017年投資項目計劃表示原則同意。同時,組成人員指出,目前政府投資仍然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主要是:政府投資決策程序需要進一步規范、資金籌措計劃和投資計劃銜接不夠、部分項目需要進一步論證、重點投資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計仍然滯后、投資績效評價體系亟待建立等。
組成人員強調,政府投資既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財政支出預算的重要部分;市政府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政府投資管理,切實堅持“突出重點、量入為出、先急后緩”的原則,努力提高投資效益。為此,組成人員提出如下意見:
1.規范項目報批,充分論證評審。要建立健全政府投資重點項目管理制度,科學界定重點項目投資范圍和規模,規范項目審批流程,明確申報要求、審批標準、辦理流程等,嚴格把好政府重點投資項目準入關,并按照審批程序篩選項目。統籌整合政府投資項目資金和部門單位預算對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類重點項目的投入。對代表議案中涉及的民生類項目,如城區學前教育建設項目和城區道路暢通工程等,要納入計劃,盡快安排實施。加強重點項目前期工作,認真做好重點項目建設投資估算、資金籌措、用地指標、環境評價、節能評估、效益評價等可行性論證,為項目實施奠定基礎。組織專家對新增的政府投資重點項目進行公開評審,將評審結論作為項目安排的重要參考依據,進一步提高計劃編制的科學性。
2.編制項目預算,強化資金管理。要加強政府投資重點項目資金籌措計劃和投資計劃的銜接,先有資金盤子,再確定投資規模。要適度融資,防范和控制政府性債務風險。按照全口徑預算管理要求,科學編制政府重點項目投資預算和政府性債務預算。強化項目資金預算管理,從2018年起,報送市人大常委會審查的重點項目投資計劃,要按照部門預算管理要求,同步編制政府投資項目預算,將市本級政府投資重點項目資金統一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在重點項目實施過程中,確需調整投資總額的,要及時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調整方案,以維護政府投資項目預算的嚴肅性。
3.加快項目實施,嚴格管理監督。要進一步加快重點工程項目建設進度,強化措施,落實責任,精細管理,確保按計劃完成工程項目建設。負有監管職責的各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把好各自關口,加強協調配合,形成監督合力。建立政府投資項目社會監督機制,對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有重大影響的政府投資項目,充分征求社會公眾意見,接受社會監督。研究制定投資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對重大項目進行整體有效的評價,評估項目實施后的綜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推動投資決策、管理和監督工作的進一步改進。在政府投資項目計劃執行中,市人大常委會將適時組織專題視察,可以選擇確定一定比例的重大項目實施全年跟蹤,支持政府加快項目建設和監管。
4.加強項目審計,提高投資效益。竣工的政府投資重點項目要及時驗收、決算、審計、移交,早日發揮效益。市政府要把重點項目投資作為審計工作的重點,2012年以來,市本級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竣工財務決算審計仍然滯后。對此,市政府要成立專門組織,抽調專門人員進行清理,分析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強化協調推動,加快審計進度。審計部門要緊盯政府投資重點項目的招標投標、土地征遷與補償等關鍵環節,加大審計力度,對審計揭示的問題要切實抓好整改。進一步抓好《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對市本級政府投資項目監督暫行辦法》的貫徹落實,按時向市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報送政府投資重點項目的財務決算審計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