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聽取審議了省淠史杭灌區管理總局黨委書記、副局長陳衛東作的《關于省淠史杭總局工作情況的報告》和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農工委主任、市人大常委會評議淠史杭總局工作組副組長蘇偉作的《關于省淠史杭灌區管理總局工作情況的調查報告》。
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自2011年中央1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出臺以來,水利工作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十二五”期間,特別是最近三年是我市水利投資規模最大、建設進度最快、綜合效益最好、群眾受益最多的三年,也是淠史杭灌區實現大投入、大建設、大發展的三年。三年來,淠史杭總局在省水利廳和六安市委、市政府領導下,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新思路,緊緊抓住中央大興水利的重大戰略機遇,統籌經濟社會和生態發展需要,不斷創新灌區建設與管理實踐,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特別是在提高灌區的防洪抗災能力、供水保障能力、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水生態支撐能力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大家同意《關于省淠史杭總局工作情況的報告》以及《關于省淠史杭灌區管理總局工作情況的調查報告》。
常委會組成人員指出,淠史杭灌區發源于六安,主體坐落于六安,皖西人民對灌區的建設與發展作出了巨大犧牲和無私奉獻,對淠史杭工程和總局工作高度關注、滿懷深情、格外厚愛。由于受客觀條件和體制機制制約,淠史杭總局還存在著宏觀管理不夠全面,依法監管不夠到位,推動工作不夠有力等,建議省淠史杭總局及時向省水利廳和市政府報告有關情況,針對存在問題,拿出整改措施,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進一步在加大淠史杭工程和相關法律法規宣傳上下功夫。淠史杭工程是偉大的歷史豐碑,她倡導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依靠群眾、克服困難、顧全大局、犧牲自我的淠史杭精神是六安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要利用市委正在開展宣傳提煉淠史杭精神的有利契機,通過建設展示館、制作專題片、免費開放水利風景區等多種形式,把淠史杭工程和灌區工作向全市人民宣傳好展示好。同時要抓住“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安徽省水法宣傳月”等節點,深入開展《水法》、《防洪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宣傳,切實增強全社會的水法治意識、節水意識。
2.進一步在加強灌區科學調度和局地發展規劃對接上下功夫。要統籌安排好省內與省外、城市與農村的用水計劃,兼顧協調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渠的關系,科學制定灌區調水計劃和發展規劃,使灌區規劃與我市“一谷一帶”規劃和綠色振興發展戰略相對接,水利風景節點建設與六安市旅游發展規劃相銜接;要進一步提高灌溉用水調度的科學性,對干支渠的輸水調水要保持一定強度和持續穩定的生態流量,防止干支渠出現斷流現象,更加方便沿渠人民群眾生產和生活用水;要找準服務地方發展的切入點,謀劃好一批重點項目,加大資金和項目爭取力度,更好地發揮淠史杭工程的社會效益。
3.進一步在加大水資源保護力度上下功夫。大別山區優質的水資源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依托,也是我市未來發展的獨特優勢和巨大潛力所在。保護好這一方清水是管理者的使命所在,職責所在。鑒于影響水質的因素復雜,涉河涉水部門眾多,職能分散,建議由市政府牽頭建立由漁政、水務、海事、環保、城管參加的聯合執法機制,按照各自職能分工,強化對淠河總干渠的水源保護;建議總局積極爭取上級項目支持,盡快開展對總干渠河道的清淤工作,確保飲水安全。
4.進一步在抓好續建配套和節水工程改造上下功夫。要積極謀劃爭取項目,按時完成灌區分干渠以上骨干工程除險加固和續建配套。對灌區田間工程無人管護導致輸水不暢,建議市政府將境內管理渠道的清淤除草納入農田水利建設,督促縣區落實養護經費,加強日常管理養護,保障工程發揮效益。對干渠泄洪通道長期不用,導致被群眾侵占阻塞,建議總局把泄洪通道整治納入省水利廳節水續建配套項目,地方給予協助配合,以項目實施促進問題解決。要圍繞我市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和發展現代農業,加強計劃用水與定額管理,提高供水和水使用效率,增強六安發展的水資源承載力。
5.進一步推動灌區地方性法規立法工作。《安徽省淠史杭灌區管理條例》已列入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立法五年規劃,目前已完成初稿,進入征求意見、修改完善階段。總局要按照時間進度安排,協助省人大法工委開展好相關立法調研,配合省政府法制辦把好審查關,爭取早日出臺,為依法保護淠史杭這一偉大工程提供法律保障。